顾道荣朴而不俗美而不妖__紫砂之家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顾道荣,宜兴市砂龙陶艺有限公司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总工艺师、研究所所长。年来吸取前辈艺人之艺术精华,开创自己的独特艺术道路,佳作层出不穷,尤以花货见长,形象逼真、寓意深刻,技艺精湛,栩栩如生,令人爱不释手,作品《松龄鹤寿》于1988年评为无锡市优秀新品奖,《鱼罩壶》于1989年被江苏省轻工厅评为新产品开发奖,《鼓复》、《东坡提梁》、《莲心如意》三件作品参加朱峒瞻百岁画百壶展。《红梅绿竹》,《鱼罩》于1991年获轻工部优秀产品奖。《特大岁寒三友壶》于1993年在第一届名壶博览会上被排列为历代第六名,当代第三名壶,许多作品广为收藏家喜爱收藏。

顾道荣老师

顾道荣生于1937年,是一位具有几十年紫砂人生的民间陶艺家,自幼生活在宜兴一个名叫潜洛的村庄。这里虽是农村,但自古以来就有农闲时节做紫砂壶的传统。陶乡浓郁的紫砂文化熏陶着他的童年,自幼就跟父母捏泥、制陶。

1955年,潜洛村成立了陶业合作社。顾道荣作为一名紫砂能手成了合作社的一员,开始了壶业生涯。陶业社高手云集,在裴石民、朱可心、蒋蓉等紫砂巨匠的神韵沐浴下,心有灵犀的顾道荣豁然开朗,他懂得了许多砂壶以外的学问。顾道荣以朱可心先生之作为蓝本,神追意求,竭心揣摩,没多久他的作品便做得轻巧精湛,形神飘逸,“单节竹段”、“双线竹鼓”、“龙潭”均是他的拿手活。1957年,乡里办起了紫砂厂,顾道荣被请回了厂里,委以重任。但没多久他就因政策调整回家务农,可他对紫砂艺术的热爱不是因环境的变迁而改变。白天,顾道荣在田里干完农活。一到晚上,他就点着灯悄悄地在泥凳边做起了壶,坚持他的壶艺之梦。

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促使顾道荣光明正大地开始了紫砂壶的创新创作。他的作品属花器流派,在基本功扎实的基础上,塑造各种大自然中的花木果蔬、鱼虫动物等。和许多艺术家成功之路一样,顾道荣始终走在贴近生活、拥抱生活的艺术之路上。他的作品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他的壶艺的最大特征就是强烈的民族文化光泽,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那甚至还带着几分泥土稻菽温馨的鲜味。他创作的作品“特大松鼠葡萄桩”,千年虬枝生机盎然,松鼠跳跃嬉耍,顽皮活泼,这是老艺术家自身对改革开放国策的衷心拥护和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真情表达。又如作品“秋趣丰收”,以一串硕大甜美的葡萄为型,设计成茶具之身筒,而盖钮是一只鲜活的秋蝉,在增强了作品的美学意境同时,也充分考虑到茶具的使用功能。顾道荣的作品,朴而不俗,美而不妖。

深厚的仿真功力亦是顾道荣壶艺的一大特征。你看那把“新壶苗”:身筒是只惟妙惟肖的黄芽笋,嫩笋的底足则分别支立着菇、莲心和藕;壶把则是变动有 致的三节藕构成,更绝的是嵌盖上还爬着个托腮舞腿的童子,头顶的绿叶、红色的肚兜形成鲜明的对比。面对如此生机勃勃的形象物体,人们不得不叹服陶艺家细致 入微的观察力和娴熟的仿真技巧。

作品欣赏:

作品:《田园风情》

此壶用优质天然紫红泥泥料而制,很传统的品种,形体上自然、朴实,主体丰硕结实,枝蔓叶上写意细腻而充满美感。壶体为南瓜形,壶盖为瓜蒂状,壶嘴由瓜叶卷成,壶把则是瓜藤。壶身筋囊生动自然,壶嘴、壶把造型和谐统一,叶脉藤纹刻划逼真,极为自然可爱。

作品:《束柴三友》

顾道荣老师制此《束柴三友》,乃集松、竹、梅三干而成,亦称“岁寒三友”,意指寒冬腊月,独近自然之精神。壶身仿似松、竹、梅三树段束于一体,松段的松鳞、松针,梅段的杆枝、花卉,以及竹段的竹节、竹叶,都刻划仔细,自然夹置,于繁复中见规整条理。壶把状若虬屈的梅枝,壶流有如横生的松枝,盖纽又巧塑成两只嗅闻松果的松鼠,更为绝妙的是,在树干小洞中,还塑有一只小松鼠。全器浑若天成,不愧为绝妙名壶。

Similar Posts